今天,我无意中通过腾讯微博看到牟长青博客一篇名为–“关于腾讯微博上恶意事件的说明”。看完后,我不解牟长青对恶意炒作事件的理解,留了一条评论后就关闭了页面。我可以理解任何一个非网络相关从业人员对恶意炒作的错误理解,但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竟会如此混淆、颠覆恶意炒作与炒作的概念,更何况那人还是牟长青,他可是腾讯微博认证用户-被冠之“网络推广专家”的人。
自问,难道恶意炒作呗重新定义了?为了验证自己对“恶意炒作”的理解,我开始在搜索引擎寻求答案。刚开始,我还怀疑自己对“恶意炒作”的相关定义理解错了,搜索一番后,发现可能错的不止是我。这时,前几天,我曾看过的一篇新闻,现在,新闻事件已经被编辑以“诱奸门”取而代之,之前所谓的爆料,现在成了疑为恶意炒作,真是太不可思议了,网络真是太戏剧化、商业化了,为了流量不惜绞尽脑汁。
记得,我看到某女教师诱奸900多名男学生,冠之全文的罪恶依据竟来自:处男的精液有助于女人美容。看完新闻就感觉不太靠谱,总想,网络世界无奇不用,恶搞也罢,炒作也罢随它去吧。没想到的是,今天在我怀疑自己对恶意炒作理解的时候,它又出现了。下文将用“诱奸门”与牟长青博客所记录的腾讯微博恶意炒作事件做简单对比,帮助理解恶意炒作及其经过缘由。
在我用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–恶意炒作的时候,均无发现相关定义及页面,看来这并非常用词,很可能是个长尾关键词。于是,拆开这个恶意炒作分别搜索“恶意”与“炒作”两个关键词后,除上述“诱奸门”疑为恶意炒作的新闻被大量网站及新闻源相继转载外,在“炒作—百度百科“,我找到了可能的答案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最新版本(第五版)给“炒作”一词这样的定义是: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。
值得注意的是:“反复”一词,而在牟长青微博出现的“恶意炒作”主角80年代酸菜的增加听众,提高微博排名的行为,我觉得并不属于恶意炒作。相反,诱奸门事件也只是疑为恶意炒作,而牟长青却如此肯定80年代酸菜的行为属于恶意炒作,感觉牟长青的判断很是武断。根据《现代汉语词典》最新版本对恶意炒作的定义,80年代酸菜的行为可能连炒作都算不上,他只是在腾讯微博玩了一些非正常推广手段罢了。
刚开始牟长青的推广经验认为,判断80年代酸菜利用美女图片,吸引腾讯微博用户主动收听,之后,又改口说其是利用微博用户互听心理骗取了部分微博用户收听,最后后,又揣测80年代酸菜鱼为某YY管理员,既然那么多不确定,为什么要去轻易评价一个不熟悉的人呢?难道除了牟长青可以利用美女图推广成功重庆美女博客外,像80年代酸菜等其他人都不可能利用美女图片取得同样的成功么?那么,牟长青博客所分享的网络推广经验不都废话么?牟长青不正在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么?还是,牟长青觉得腾讯微博用户都这么无知、这么笨呢?
我试着猜想,在腾讯微博的推广过程中,做到一个普通用户让别人主动收听自己的方法,我个人觉得可能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:(至于推广微博的方法,我想应该很有很多吧,可我不是网络推广高手,更没有太多的去摸索、研究微博,所以,谈不出几点,经验有限,大家莫怪,更多经验可以参考腾讯微博认证用户-网络推广专家-牟长青写的文章。)
一、你是名人,像牟长青一样,被腾讯微博主动认证为网络推广专家,我觉得被腾讯微博认证用户被收听的几率会比较高,只要随便发发广播都会有人收听,再加上在特定领域的权威或名气,又与听众的兴趣、口味相近即可,被收听的几率就更高了;
二、找腾讯内部公关帮忙说情,理论上说应该可行,但实际情况不明,毕竟,目前为止咋没干过这档子事;
三、毛遂自荐,我感觉这成功的几率也不高,我一直都觉得腾讯工作人员的眼光和要求不是一般的高,我之前多次在QQ空间推荐原创内容,同样一篇在价值中国等网站首页推荐的文章,没有被腾讯通过一次,很不解,所以只能这么认为了;
四、如牟长青所言,拼命加微博用户,以互听为幌子狂加微博用户,这种推广方式在SNS社区里很多见,很多人都是拼命加陌生人,然后一条广播发出去,所有好友都能看到,那么,他的推广效果也就实现了,但不觉得微博推广需要这么做;
五、努力广播,拼命广播、转播热门话题,发表建设性观点,提出有独到见解,吸引微博用户主动订阅。
别想微博推广,继续回到正题。想了这么多推广手段,我觉得这些在网络推广中,上述的几种推广、公关手段都是非常必要、很正常,有些可能被公认为至今最有效的方法。如今,80年代酸菜的微博到了一个4000听众,这样的推广成果却被牟长青说成是恶意炒作。先后看了牟长青博客的那篇文章几篇,我反而觉得是你的职业敏感让你理解失常。试想,如果你没有在腾讯微博一而再,再而三错误地去分析他的听众来源,或许,他不会加你QQ,更不会诋毁你。
而所谓恶意,百度知道是这样解释的:不良的居心;不好的用意。我并没有发现80年代酸菜通过一些手段让4000微博用户收听有什么不良居心、不好用意。每个热成功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,为什么一定要自己以外的同行看的那么渺小呢?不是应该公平对待,理性分析吗?炒作也罢,营销也罢,在今天的网络发展中,X哥、X姐、X门、X事件等似乎每天都发生,渴望成名、成功之心人皆有之。
可能,恶意炒作的理解正确与否并不重要,我没有必要太多的解释恶意炒作的含义,想知道的自然会去搜索。类似“诱奸门”这么丑陋的新闻都仅是疑为,而牟长青却如此武断认为80年酸菜是恶意炒作。我想,重要的是,应该学会理解和沟通,用智慧的双眼去看待每个人,平等的看待周围的人或事,或许会让你释怀不少,免去很多被骂的机会。
我想,引用百度百科的解释可以轻松说明很多:“炒作”是一种非常规的新型传播模式,就象你在热闹的街上放广播、贴大字报一样,再正常不过了,所以“炒作”首先他应该是一个中性词,人们不能歧视他,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他。“炒作”,新时期一个为某种行为发明的动词,不应该被贴上的却是恶俗的标签,或者被认为有冲击道德的嫌疑。试着去理解80后酸菜的微博行为,炒作是一种不断翻新的商业技巧,基本的目的是人气,也就是大众的注意力,最终目的是名气和金钱。
对此,正确理解他人的商业行为比正确理解炒作及恶意炒作的含义更重要,更值得学习!加油吧,奋斗在微博的那群人!
作者:陆晓东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xdong.com/post/eyichaozuo-no-need-redefine.html
4 Responses
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去阅读牟长青那篇披露80年代酸菜的文章的。
事实上80年代酸菜让人不齿的,是她参与互听,而过一段时间她又把回听她的人取消收听的事。
不要避重就轻。
牟长青就是有个go9go链接和zzdh站长导航,看牟长青吹的,还装成推广专家
恶意炒作的确让人觉得恶心
炒作的代表:凤姐,干露露。。。